 |
8月12日,网友“郝晓琳”在华龙网两江论坛上吐槽,称购买中杯可乐,打开后,里面竟有大量冰块。记者联系上这位家住沙坪坝小龙坎桃花里小区的网友刘莉女士。她称,几天前与朋友相约杨家坪步行街,在某洋快餐店购买可乐后,猛喝了一口,赶紧就吐了出来。“太冰了!”刘女士说,她打开杯盖,一下从里面挑出了数十块冰。
“太坑爹了,这机器里出来的饮料本来就是冰的,根本用不着再加那么多冰。”刘小姐抱怨,销售人员根本没问,就直接加入大量冰块,难道是为了节约成本? |
 |
质疑:冰可乐=冰+可乐? |
记者随机向身边数十位市民求证,像这位网友一样,买冰可乐,结果成了冰+可乐,常到快餐店和冷饮店的市民几乎都曾经历过:“一般销售人员很少会主动问‘要不要加冰’。”
明明要的是冰可乐,为何就变成了冰+可乐?对此,家住沙坪坝区土湾16号的李女士认为,商家肯定是为了节约成本,因为冰块是水,成本几乎可忽略不计。她也尝试过购买前提醒销售人员,不要加冰,事实上得到的可乐本身是冰的。
不过,也有受访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家住歇台子科园二街119号的陈先生就认为,很多年轻人喜欢喝冰可乐,也会额外加入冰块。至于加多少,属于个人喜好,可以向销售人员提前说明。 |
现场测试:冰加可乐去冰后缩水近两成 |
12日下午,记者在九龙坡区石桥铺电脑城附近的麦当劳餐厅购买了中杯可乐,揭开杯盖,带冰的可乐接近满杯。倒入带刻度的乐扣杯,容量显示约435ml;滤掉里面15块冰后,容量仅剩350ml。
粗略计算,去掉冰块可乐缩水19.5%,冰块占了近两成。按中杯售价8.5元算,其中1块6买来的是冰块。 |
专业人士:可乐加冰一杯或多赚1块多 |
“加冰应该根据个人喜好而定,因为可乐机一般带有制冷功能,接出来的可乐就是冰的。”南岸区学府大道13号南中园小区经营多年冷饮店的老板王先生说,可乐属于碳酸饮料,如果不冰,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就有可能迅速挥发掉,影响口感。所以,加冰可以减速这种挥发。
“但是,加得太多,尤其冬天也加,就不排除是商家为节约成本了。”王先生说,消费者可以观察店员的操作,如果店员先往杯子里加冰再接饮料,而里面的冰块也不少的话,“多半都是想多赚利润。”王先生说,有的店员会加冰到满杯,可想而知消费者买到的可乐有多少。
以之前买的中杯可乐为例,加入冰块435ml,去掉后可乐仅350ml,这85ml体积的冰块成本可能不到1毛钱,“相当于商家就多了1.5元的毛利。” |
消委会:加不加冰无法规限制 但最好征求消费者意见 |
对可乐加冰的现象,南岸区消委会秘书长刘长奇也有关注,“不过,从我们现行的法律上,还没有相应的界定。”刘秘书长说,在日常生活中,他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而且很普遍。
“冰块就是水,消费者买的是冰饮料,不是加冰饮料,加了冰,饮料自然就少了,对消费者来说是损失,对商家而言,就是利润空间。”刘长奇说,商家追逐利益,无可厚非,但还是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比如加不加冰,加多少冰,完全可以先征求消费者意见,再行添加。可能是实际中,为几块冰较真的人太少了,才会演变成普遍现象。 |
 |
网友“开水煮茶”: 只要商家不过分,一点小利,也没什么。但商家还是应该诚信经营。
网友“陌上花开”: 快餐店的人在饮料中加冰早就习以为常,全凭手感添加,加得还不是只有自己一块块挑出来,难道真为几块冰去找他理论吗?
|
网友“说东说西”: 小伙伴们,买可乐不要加冰哦!很多机器打出的饮料都是冰的,没得必要再加冰。
网友“终结者”: 诚信,诚信,你诚我才会信,你要是不诚,被发现了,说不定就要摊上大事哟!
|
|
■两江调查:
购买冰可乐时,要是店家偷换概念,为提高利润加入大量冰块,你会锱铢必较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