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司令部旧址
解放重庆第一站 百姓出船送门板帮子弟兵渡江
解放军先头部队到达后,随即发起攻击。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之下,洪安守敌一触即溃,不到半小时战斗就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入解放重庆的第一镇——洪安。详细>>不能让群众吃亏 6岁的他见证了感人的一幕幕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群众吃亏。”吴堂海说,这一幕幕当时让年幼的他记忆深刻,也正是解放军的这些行为,让他在今后的岁月中慢慢明白了共产党的军队为什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详细>>龚滩烈士墓
把酉阳龚滩古镇交还给人民 26名解放军壮烈牺牲
解放军有26名战士在此次战斗中光荣牺牲,为了纪念他们,1967年3月,当地政府修建了龚滩烈士墓,其中大墓4座,小墓1座,供后人瞻仰。现成为龚滩镇进行革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详细>>少小离家踏上解放重庆之路 乡音无改鬓毛衰
1949年11月,刘邓大军吹响了进军大西南的号角,原春当时所在部队正驻扎在安徽安庆,接到命令后,他随部队一起踏上了征程。原春清楚地记得,部队在入川之前,曾在湖南常德休整了一个月,那段时间,…详细>>湾塘老桥
湾塘战斗是解放黔江关键之战 俘敌5000多人
黔江解放后,由于地方工作人员跟不上,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二野临时留下十一军九十三团副团长康锡迪暂时代理黔江县县长。西南服务团一团四支队四中队侯书堂、王政等六人于11月21日乘解放军军车先期到…详细>>他家前后来了两拨军人 这个7岁娃经历了啥?
吴长生清楚地记得,1949年11月12日,是黔江解放的日子。而就在解放前的头两天,他家里前后脚入住了两拨军人,各约10人左右,当时7岁的他亲眼目睹了这两拨人的所作所为。详细>>笔架山烈士陵园
老乡家门上还有当年激战留下的枪眼
彭水朗溪乡马头村村民向道洋说,当年激战发生时,解放军让他们家把门关好,不要出来。战斗进行得很激烈,等外面枪响结束后,他的家人把门打开,发现门上有枪眼。至今,枪眼还在他家门上留着。详细>>狭路相逢勇者胜 这场恶仗打了三昼夜
1949年,刘、邓首长下达了二野进军川黔的作战命令,以二野三兵团十一军、十二军等为左翼集团,向川东南彭水、黔江地区进击,打开入川通道,攻占重庆。其中,十二军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这支…详细>>石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
石柱县三星乡当年“遍地英雄下夕烟”
1949年11月20日,二野108团8连由彭水路过石柱五斗、三树、三星等地时,在石柱地下游击队的配合下,歼灭了逃窜至毛坪的国民党石柱县自卫大队二中队,俘敌100余人,缴获步枪108支、子弹…详细>>石柱“喜看稻菽千重浪”之地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
70年前,刘邓大军解放重庆的进程,也是这部英雄史诗的一个重要篇章。如今,在重庆石柱县,人们站在当年的战斗遗址上,“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同时,追忆“遍地英雄下夕烟”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感受家乡…详细>>白马烈士陵园
白马山战斗激战三天两夜 打开解放重庆通道
白马山战斗从1949年11月21日开始,至23日结束,历时三天两夜,击毙国民党军3000多人,俘虏12000多人,缴获战马600多匹、粮船20余艘、弹药库一座和数以万计的枪支弹药。是役从根…详细>>解放军过火炉教了这个6岁娃两首歌 他受益一生
老人说,这两首歌,他唱了一辈子,也影响了他一辈子,“直到今天,我们都信守歌里所唱的,这里面有我们的人生信条和做人准则,要爱我们的国家,还有,就是一定要团结。”详细>>刘邓解放南川雕像
每当看到这座雕像 就会想起南川解放
11月25日晚10时许,刘邓麾下先头部队二野第三兵团11军31师侦察连140多人,在连长周生华、指导员李增寿的带领下,冒着蒙蒙细雨,从黄泥堡进入南川县城东门,随后解放军大部队顺利进入南川县…详细>>当地保留的很多古建筑 都是南川解放历史的见证
当年刘邓首长入住后,视察南川县城,与县城老人交谈,还打听曾任刘伯承警卫员的韦希成等几位地下党同志的情况。当他们看到县城完整地保存下来,电厂发电、商店营业、人民安居乐业,心里非常高兴,称赞南…详细>>綦江烈士陵园
保护大桥 顺利解放綦江
綦江石角镇,地处刘罗坪与老瀛山两山之间的蒲河岸边。水陆交通发达,又是老川湘交通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队想在此依据天险负隅顽抗。详细>>一顿晚饭 深受群众爱戴
第二天凌晨,解放军战士们在临别之际,不仅将借用的门板、板凳送回原处,还仔细打扫屋内的卫生,主动挑水将他家中的水缸装满。这次经历深深影响了邹信华。详细>>江津区烈士陵园英名册
里应外合 对暗号悄然进城
1949年11月27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副军长肖永银率部解放綦江后,在小河坝(今江津西湖镇)分三路挺进江津县境。东路34师由师长尤太忠率领,经由江津之真武、仁沱、珞璜,夹击重庆南岸…详细>>关键反转 国民党守将成助攻
11月26日,谢直在江公享堂秘密会见了解放军二野三兵团联络部的朱炳辉。朱炳辉传达了中共对谢直起义表示欢迎的指示,并告知,不必在江津县城起义,可撤退至江北,据守成渝战略通道,以掩护解放军渡江…详细>>涪陵革命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录
两路夹击 解放涪陵
1949年11月28日清晨, 四野47军417团再次吹响战斗号角,两路夹击攻打涪陵城。一路由团长丁振愈率领,从望州关直下攻城;另一路由团参谋长钱锡侯率领3营,经沙溪沟、黄旗渡口、石谷溪、秋…详细>>乌江伏击活捉敌军
涪陵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余成红说,此前,根据作战部署,解放军预料,会有国民党部队顺乌江而下,到下游涪陵地区进行布防,所以先头部队139师416团直接从彭水向涪陵疾行。详细>>南泉之战纪念碑
激战两昼夜 打开重庆南大门
28日夜,解放军35师104团由重庆西侧渡江成功、31师91团鱼洞战斗获胜后,参加南泉战斗的解放军战士才奉命有序撤出战斗,迅即由江口渡江,汇入主力部队。详细>>日行百里 先头部队强夺南温泉
1949年11月25日,刚刚参加完解放南川战役的12军35师103团、二营,又接到了新任务——从南川神童坝抄小路,经巴县(今巴南区)的石滩、接龙、界石、南温泉,直插长江边,强占渡口,为后继…详细>>激战黄桷垭智取海棠溪 解放军以少胜多
战士泡温泉洗去一路征尘 仍不忘苦中作乐
老人回忆说,部队当初接到进军大西南的命令时,他正在南京二野军大学习,10月9日部队开拔。一路艰苦跋涉、浴血奋战,到解放南岸时,已是11月底,很多战士都是一个多月没洗澡了。当时部队驻扎在南温…详细>>攻下南岸战士泡温泉 个把月没洗澡水面上漂满虱子
激战黄桷垭和智取海棠溪,俘敌1300多人,缴获各种汽车300余辆和大批军用物资。解放军伤亡100余人,这是我军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为攻占重庆地区扫清了外围,打开了通道,创造了大部队渡江的先…详细>>重庆市民欢迎解放军入城
“重走解放重庆之路”13天完成2900公里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解放碑,对于重庆人而言,不仅是一个名称,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想一路走来的征程,正是由于这一位位历史见证者的陪伴,从他们口中讲述出的那段…详细>>人民解放纪念碑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1950年9月18日,正式向西南军政委员会请示更改碑名事宜。后经西南军政委员会核准,…详细>>8人参与评论
+1
378843位网友
为英雄点赞
319952位网友
为英雄献花